慈善起源与发展

发布时间:2024-12-09

慈善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于先秦时期孔孟老庄等圣贤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逐步系统化、具象化,植根于我们的社会文化,它起源于对人的爱和帮助的需要,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

一、中国近代慈善

在宋代,明清以后的中国社会是非常稳定而精细的“系统”,但“外部的力量”进入之后,稳定的帝国受到了外部的冲击。在这个大背景之下,才产生了近代的慈善转型。从慈善到公益,从传统基于家庭的差序格局的慈善,转到具有一定的公共性的慈善,背后存在三股力量:

1.西方的传教士,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传教士的出现;

2.传统文化的转型,随着“外部的力量”进入中国社会,传统文化逐渐转型;

3.商人的产生和参与,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发展,“商人”这个身份孕育而生,他们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具有民族情节,投身到慈善中。

在之后的1950年,新生的红色政权开始接收、改造旧社会遗留的慈善机构,并将其纳入政府体制。原本的民间慈善组织不复存在,政府成为整个福利救济事业的主体。

二、中国现代慈善

历史的发展往往有很多重大的时间节点:

1.2008年的汶川地震便极大激发了全社会的捐赠和志愿服务的热情,所以这一年因此被很多人视为“公益元年”。

2.由于经济体制的本质变化,现代中国的社会慈善相对于中国古代和民国时期有着显著的差别。一个重要的原因和标志就是它得到了广大民众的大规模、积极主动的参与。近年来民政部门推行的“社区建设”、“社会福利社会化”等也使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有了更为宽松的环境和更为广泛的基础。

3.现代社会筹资的方式也变得灵活多样。我们可以看到参与者们对现代中国慈善事业的参与绝不是简单的“掏钱”而已,他们的参与是系统性的、全方位的。他们不但参与了中国慈善团体组织的各种活动,而且直接参与了慈善活动的决策过程。

电话:0311-85880120、87376613
邮箱:sjzcszh@163.com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汇通路36号交投大厦10楼
访问人数:共181141位爱心人士
版权所有:石家庄市慈善总会 冀ICP备13019466号-1 冀公网安备13010802001300号 技术支持:实搜网络